この文献を取り寄せる

このページのリンク

han zi yan jiu カンジ ケンキュウ
汉字研究 / 中国文字学会, 河北大学汉字研究中心编

データ種別 図書
出版者 北京 : 学苑出版社
出版年 2005.6
形態 3, 611p : 挿図 ; 30cm
著者標目 中国文字学会 <zhong guo wen zi xue hui>
河北大学汉字研究中心 <he bei da xue han zi yan jiu zhong xin>
陳, 燕 <chen, yan>
費, 錦昌 <fei, jin chang>
松岡, 栄志(1951-) <マツオカ, エイジ>
郭, 曙纶 <guo, shu guan>
方, 有林 <fang, you lin>
韩, 琳 <han, lin>
何, 华珍 <he, hua zhen>
黄, 徳宽 <huang, de kuan>
贾,爱媛 <jia ai, yuan>
金, 鹤寿 <jin, he shou>
黎, 传绪 <li, chuan xu>
李, 晓静 <li, xiao jing>
连, 登岗 <lian, deng gang>
陆, 锡兴 <lu, xi xing>
吕, 肖庆 <lu, xiao qing>
裴, 大泉 <pei, da qua>
史, 建桥 <shi, jian qiao>
苏, 培成 <su, pei cheng>
徐, 莉莉 <xu, li li>
杨, 勇 <yang, yong>
杨, 涛 <yang, tao>
杨, 宝忠 <yang, bao zhong>
件 名 LCSH:Chinese characters
LCSH:Chinese language -- Etymology  全ての件名で検索
分 類 NDC9:821.2
書誌ID LT00727494

所蔵情報を非表示

第1辑 中央4F 図書 821.2/C62-1/1-1 2000000026346 9787800603549




書誌詳細を非表示

本文言語 中国語
内容注記 1: 现代部首法的建立 / 陈燕
2: 日本"国字"的汉語读音 / 费锦昌, 松罓栄志
3: 网络汉字的大规模统计与分析 / 郭曙纶, 方有林
4: 现代形成字"省声"现象试析 / 韩琳
5: 日本汉字研究导论 / 何华珍
6: 从转型到建构 : 世纪之交的汉字研究与汉語文字学 / 黄徳宽
7: 对异体字确定的几点看法 / 贾爱媛
8: 汉字规范化首先必须编纂出版《新世纪国际通用字典》 / 金鹤寿
9: 《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》的争鸣 / 黎传绪
10: 几部汉语辞书中"作"和"做"用法的计量分析 / 李晓静
11: 论简化汉字"约定俗成"方针的偏颇 : 兼论汉字规范对待"俗字"应取的态度 / 连登岗
12: 论异体字的名称和实质 : 兼评《规范汉字表》对异体字的处理 / 陆锡兴
13: 汉字结构信息与自动化出版 / 吕肖庆 [ほか]
14: 繁体出版物中的一些用字问题 / 裴大泉
15: 辞书用字的类推简化问题 / 史建桥
16: 谈"据形定部" / 苏培成
17: 历史用字断代調査中异体字的认定标准 / 徐莉莉
18: 关于异体字概念的界定 : 兼谈异体字与假借字、古今字的区分 / 杨勇
19: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字种、字量研究 (2) : 以小学一年级配套使用的六本人教版教科书为研究对象 / 杨涛 [ほか]
20: 大型字书收录传世文献汉字存在的问题 / 杨宝忠
21: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与姓名工作的滞后 / 张书岩
22: 汉字编码与汉字规范 / 周晓文, 李国英
23: 商周传世地名的用字研究 / 朱昌春
24: 《说文解字》引《诗》异文对理解诗意的价值 / 曹兆兰
25: 《〈说文〉笺证》选录 (3) / 陈秉新
26: 浅析《龙龛手镜》对部首的改良 / 陈家宁
27: 佛经音义文字研究的意义 / 陈五云
28: 宋元明六书学家对古文字资料的引用与分析评述 / 陈曦, 党怀兴
29: 疑难俗字考辨 / 邓福禄, 韩小荊
30: 五代以来《说文》逸字研究 / 樊俊利
31: 从《说文》看杨雄、杜林的小学贡献 / 方敏
32: 《玉篇》异部互见考 : 从原本到宋本看编纂体例和用字规范 / 何瑞
33: 唐代"三书"俗字的心理分析 / 何继军
34: 说文"厂"及"厂部"之字试说 / 江学旺
35: 试析《干禄字书》中的异体字和易混字 / 李玉平
36: "转注"论略 / 吕浩
37: 说昏 / 单周尧
38: 《古文四声韵》重文间的关系试析 / 王丹
39: 《说文》"革"字考 / 肖惠兰, 程继兵
40: 玄应《众经音义》所释俗字考 / 徐时仪
41: 试论碑志文字的字体学研究价值 / 杨宏
42: 《祖堂集》校读札记 / 詹绪左, 兪晓红
43: 《说文》从辵之字皆為形声字说 / 张振林
44: 《说文》笔意推求体例概说 / 赵铮
45: 《说文解字》传本述略 / 赵伯义
46: 新材料与三体石经古文合证 / 赵立伟
47: 《可洪音义》俗字札记 / 郑贤章
48: 释"卍" / 蔡英杰
49: 说殷卜辞中"圭"字 / 蔡哲茂
50: "西"及相关诸字演变之考查 / 冯良珍, 闫华
51: 甲骨缀合九例 / 黄天树, 方稚松
52: 殷商甲骨刻辞妻霋考释 / 李义海
53: 殷墟甲骨文字缀合新例 (5) / 林宏明
54: 图形构件与甲骨文的构形系统 / 刘志基
55: 周原甲骨文里的"囟"和楚墓竹简里的"囟"或"思" / 沈培
56: 释甲骨文中的"今朝"和"来朝" / 宋华強
57: "姓"字訓义 / 王长丰
58: 释化 / 杨琳
59: 甲骨文字研究的开端 : 刘鹗《铁云藏龟》自序略论 / 杨泽生
60: 《殷虚书契前编集释》研究 / 叶正渤, 陈荣军
61: 从甲骨文和古籍用例看辞书对"率领"义"以"字词性的标注 / 于智荣, 王恩建
62: 殷墟甲骨文"若"字释义 / 张玉金
63: 释孿 / 董莲池
64: 史族铜器研究 / 何景成
65: 释攀 / 何琳仪, 胡长春
66: 西周铜器铭文中连接分句的连词 / 潘玉坤
67: 金文札记四则 / 商艳涛
68: 释? / 师玉梅
69: 殷商西周金文中构字元素"宀"的形体演变 / 张再兴
70: 沬司徒疑簋铭文"啚"字研究 / 周宝宏
71: 释上博竹书《昭王毀室》的"幸"字 / 陈剑
72: 简帛医药文献考释拾遗 / 张光裕, 陈伟武
73: 楚简札记五种 / 陈英杰
74: 战国楚文字"黾"字用作"龟"字补议 / 冯胜君
75: 说悤及从悤的一组字 / 郝士宏
76: 上博楚竹书 (2) 《民之父母》"无体之礼, 日逑月相"考 / 黎广基
77: 说"峚"字 / 李家浩
78: 《曹沫之陈》之隶定与古文字隶定方法初探 / 李守奎
79: 论传抄古文的形态变化及相关问题 / 林志強
80: 从知觉的角度看战国文字的简化 / 裴蓓
81: 古文字同源分化的三种方式 / 王蕴智
82: 包山楚简释地三篇 / 吴良宝
83: 楚系成语玺辑略 / 肖毅
84: 古玺名字解诂 / 肖晓晖
85: 新蔡简中的两个地名 / 徐在国
86: 秦文字"草化"论析 / 杨宗兵
87: 郭店楚简中的变形音化现象 / 张静
88: "尺"的字源考察与语源问题 / 张世超
89: 上博简 (三) 《中弓》散记 / 张通海
90: 《银雀山汉墓竹简 (壹)》校核记 / 张显成 [ほか]
91: 战国齐、燕、韩、赵、魏五国"文字异形"及成因概说 / 赵学清
92: 广义文字学刍议 / 黄亚平
93: 试论汉字字义、字形义和字词义 / 刘金荣
94: "字"的构造和普通文字学的文字分类 / 彭泽润, 吕俭平
95: 字源 : 字义的扩张 / 秦建文
96: 再论汉字的分化 / 沙宗元
97: 从汉字看古代女性的社会审美地位 / 杨芙蓉
98: 关于汉字性质的几个问题 / 詹鄞鑫
NCID BA74238002
巻冊次 第1辑 ; ISBN:7800603547
目次/あらすじ

 類似資料

 この資料を見た人はこんな資料も見ています